公众号、微博:小数据研究所
煤气灯效应(gaslighting)是一种心理操纵的形式,其方法是一个人或一个团体隐秘地让受害人逐渐开始怀疑自己,使他们质疑自己的记忆力,感知力或判断力,其结果是导致受害者的认知失调和其他变化,例如低下的自我尊重。因为其使用否定,误导,矛盾和错误资讯,煤气灯效应使受害者心理上去稳定化以及使受害者不再相信她/他们原来的的信仰。在现实案例中的范围,可以从受虐者否认先前发生过虐待事件,到虐待者意图使受害者迷失方向的怪异事件的发生。
你有过上述的经历吗? 曾经在某人面前感到渺小和不值得吗? 或许,你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人使用了煤气灯效应? 点击“开始测试”按钮,回答包含 16 个问题的测试,让我们来帮你评估你在亲密关系中的情况。
友情提示:请先在你的脑海中想一个特定的人,再相应地回答问题。 如果你要分析的对象不止一个,你需要点击“重新测试”从头再完成一遍所有题目,才能准确得到另一个结果。
如果你尚未完成测试,请先完成所有题目,再参看以下内容。
得分远离:你的结果会是坐标轴上的一个点,这个点坐落的区间,就代表你所面临的情况。
煤气灯效应(Gaslighting)是一种情感虐待,它使你质疑自己的信念和对现实的看法。在人际关系的互动中,煤气灯效应的施害者会欺骗他们的伴侣,不断地批评、贬低和虐待受害者,让受害者相信自己才是问题的根源,把错误和责任推给受害者。 这样施害者就可以控制和虐待受害者,并且无需对自己的错误负责。 煤气灯效应是一个阶段性的漫长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心理上的操纵会削弱你的自尊和自信,让你依赖于对你施以煤气灯效应的人,最终无处可逃。
是的,有时候煤气灯效应确实是无心的。当人们想要努力回避自己在一段关系中犯下的错误,就很有可能通过煤气灯手段来反击对方,以此掩盖自己的心虚和无能。这种情况会出现在任何一个人身上,只要不是持续的就不是什么可怕的问题。
最大的动机是“煤气灯效应”可以绝对操纵/支配一段关系。这种对支配的需要,可能源于自恋、反社会人格或其他问题。从更大的层面看,它还可以跳出亲密关系,使用在政治、职场舞台上,以此获取权力并达到某种目的。
由于施害者的反复施压,煤气灯效应会让受害者感觉自卑、焦虑和自我怀疑。除此之外,受害者还会认为自己要表现得好一点才能得到对方的称赞。却没有想到,对方的那些要求和标准,是否对于自己来说是不公正的。当受害者走上这条路的时候,施害者就会更加肆无忌惮,受害者就会掉入毫无底线、毫无尊严的深渊,最终很有可能走向抑郁、自残甚至自杀。
非常有可能。煤气灯效应广泛存在于各种人际关系、社交渠道里。随着网络社交逐渐成为这个时代的人际互动主要模式,煤气灯效应也会更多地出现在网友之间。最终的目的从政治议题的渗透,到财产上的诈骗,都有可能。
不是什么样的人最容易被煤气灯操纵,而是自恋边缘人格的人遇到任何一个人都会忍不住去煤气灯操纵对方。几乎没有人可以完全免疫,哪怕你已经对这方面的知识有充分了解,依然可能掉落心理陷阱——毕竟人类是感情动物。
以下几个步骤可以按时间和进度依次尝试:
最后,请记住:如果以上办法都失效,你就该抛下所有杂念,尽快逃离对你使用煤气灯效应的那个人。如果你自觉已处于崩溃边缘,请寻求专业人士进行心理咨询。
理论上来说,你不可能100%避免自己被煤气灯操纵,但你可以学习如何正确回应它。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你已经基本可以分辨出一个人是否正在某种程度上煤气灯操纵你了。事实上,对于这些人,最好的也是最终的办法,就是彻彻底底,精神和肉体上的远离。绝对不要妄想可以拯救对方,感化对方,改造对方。你要知道,下意识使用煤气灯效应的人,多半有自恋边缘人格。这些人是不可能正面自己的错误和缺点的,你只会和ta在反复争辩事实中把自己消耗到彻底枯萎,浪费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