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西斯主义测试 - 探究你的专制倾向

法西斯主义测试(F-Scale test)是一款评估个体对于权威、传统主义、宗教观念、权力以及其他特定特质的态度和行为表现的测试。基于西奥多·W·阿多诺(Theodor W. Adorno)等社会学家的研究理论,通过分析对于这些特质的反应,揭示出你的心理倾向和社会态度。

你是否盲从于权威?是否缺乏内省和自我反思?是否倾向于破坏社会秩序?法西斯主义测试(F-Scale test)将给你答案!仅需要回应心中最真实的想法并根据实际情况选出答案。快来测测吧!

什么是“法西斯主义测试(F-Scale test)”?

“法西斯主义测试(F-Scale test)”是一款评估个体对权威、传统主义、宗教观念、权力以及其他特定特质的态度和行为表现的心理测量工具,其中的“F”代表“法西斯主义”。基于德国心理学家西奥多·W·阿多诺(Theodor W. Adorno)等人的设计和研究,用于探究个体对这些特征的反应,从而揭示个体的心理倾向和社会态度。

该测试覆盖了广泛的特征,共有56道题目,10个特质,每个特质都揭示了个体在这些方面的信念和行为倾向。

如何解读我的“法西斯主义测试(F-Scale test) ”的结果?

在完成测试后,我们将分析您的答案,并给出每个特质所占的百分比,您能够看到自身在各个方面的倾向程度,例如是否倾向于传统主义、权威服从、以及对性、宗教和道德的态度。您可以直观地感受自己的结果,并阅读各个特征的详细诠释。

需要注意的是,测试结果并不代表您的整体人格,而是提供了一种了解您对特定价值观和行为倾向的方式。建议您在解读结果时保持客观,结合个人经验和背景进行思考。

我可以依靠“法西斯主义测试(F-Scale test)”判断我的政治倾向吗?

本测试可以提供一定程度上关于您对权威、传统主义和其他特质的态度的信息,但测试结果不应被单独用来判断您的政治倾向。政治倾向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文化、教育背景、个人经历等。因此,仅依靠这一测试可能无法全面准确地描绘您的政治倾向,建议您将测试结果作为参考。

各个特征的详细阐释

传统主义

传统主义是一种个体对既有社会秩序、文化传统和道德规范有坚守与维护倾向的主义模式。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来看,这种倾向往往根植于深层的不安全感和对不确定性的恐惧,促使个体将传统价值体系视为安全感的重要来源。在认知层面上,高传统主义者倾向于采用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将社会现象简单划分为"合乎传统"与"违背传统"两类,他们强调社会等级制度的重要性,推崇家庭伦理、宗教信仰等传统价值观念,并将这些视为维系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在面对社会变革时,他们表现出明显的防御性,倾向于将任何对传统秩序的挑战视为对社会整体的威胁。

典型特征:

  • 遵循传统的行为规范和生活习惯
  • 排斥新兴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
  • 用僵化的道德标准来评判社会现象
  • 难以接受价值观的多元化和相对性
  • 强调纪律、服从和传统美德的培养
  • 对持不同价值观的群体保持距离或敌意

权威服从

权威服从是个体在面对权威时表现出的过度依从与盲目崇拜的倾向。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服从倾向往往源于早期家庭教育中形成的人格特质,其核心是通过对权威的认同来获得心理安全感。在认知层面上,高权威服从者表现出显著的思维定势,即将权威视为绝对正确和不可质疑的存在。这种认知模式导致他们在面对权威时丧失独立判断能力,倾向于无条件接受权威的观点和决定。他们不仅在行为上表现出顺从,更在心理上对权威产生深度依赖,将服从视为美德,而将质疑和批评视为对权威的冒犯。

典型特征:

  • 面对明显不合理的要求也倾向于无条件执行
  • 主动寻求并依附于权威形象
  • 缺乏明确指令的情况下感到焦虑、不安
  • 缺乏主见,避免表达个人意见
  • 决策质量低,有群体思维

权威侵略

权威侵略是个体对违反传统规范者采取的敌意和惩罚性的反应。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这种攻击性往往是社会控制机制的一种延伸,反映了维护既有秩序的强制性倾向。高权威攻击性的个体通常将社会划分为"我们"和"他们",对被归类为异己的群体展现出强烈的排斥和惩罚欲望。这种攻击性不仅表现在行为层面,更深层次地体现为一种价值判断,即认为对"越轨者"的惩罚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必要手段。他们倾向于支持严厉的刑罚政策,赞同使用暴力手段维护社会规范,并将这种惩罚性反应合理化为"正义"的体现。

典型特征:

  • 缺乏包容性,容易展现愤怒和憎恶
  • 采用简单化的道德判断标准
  • 对"异己分子"有打击冲动
  • 攻击性往往具有选择性

宗教与道德观

宗教与道德观维度是个体对宗教信仰和道德准则的绝对化态度。从宗教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倾向不仅仅是简单的信仰问题,而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及社会现象。高分者往往将宗教教义和道德规范视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拒绝承认道德判断的情境依赖性和文化相对性。这种思维方式导致他们在面对道德困境时倾向于采用教条主义的解决方案,而非基于具体情况进行理性分析。他们通常将道德问题简化为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这种简化不仅体现在道德判断上,还延伸到对社会现象的整体认知中。

典型特征:

  • 对宗教权威绝对服从
  • 无法忍耐他人不符合传统道德观的行为
  • 缺乏独立的伦理思考
  • 认知系统封闭、僵化

迷信与刻板印象

迷信与刻板印象是个体对复杂现实采用简单化、程式化的理解模式。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来看,这种思维特征源于个体应对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时的心理防御机制。高分者往往表现出强烈的认知封闭性,倾向于接受未经验证的迷信说法和过度简化的因果解释。在面对社会现象时,他们习惯性地运用现成的刻板印象进行判断,而较少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这种认知模式不仅影响其对世界的理解,还直接影响其社会行为和人际互动方式。

典型特征:

  • 易于接受迷信说法
  • 对不确定性的低耐受度
  • 过度依赖群体刻板印象
  • 缺乏批判性思维
  • 将复杂的社会现象归因于简单的因果关系

权力与强硬特质

权力与“强硬”特质是个体对权力关系的特殊认知和情感投射。从政治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种特质体现了个体对社会等级制度的强烈认同和对权力的病态迷恋。高分者普遍推崇以实力为基础的社会秩序,崇尚强权政治和武力解决方案。在他们的认知框架中,社会关系被简化为支配与服从的二元对立,强者有权支配弱者被视为理所当然。这种思维方式不仅影响其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看法,还深刻影响其人际交往模式。他们往往对权力符号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并将个人价值与权力地位紧密关联。

典型特征:

  • 推崇强权政治
  • 在人际互动中表现出明显的等级意识
  • 采用强制性手段解决问题
  • 强调等级森严的管理体系
  • 崇尚武力解决问题,轻视协商与妥协
  • 蔑视弱者
  • 过分关注支配与服从关系

反内省

反内省特质体现了个体对主观性体验和内在心理活动的系统性排斥。从心理分析的视角来看,这种特质反映了个体对自我探索的深层恐惧和对情感脆弱性的防御。高分者通常表现出对抽象思维和深度反思的抵触,倾向于回避对个人情感和心理动机的探讨。他们推崇实用主义和表面化的思维方式,将对内在心理世界的关注视为无用甚至有害的行为。这种特质不仅影响个人的心理发展,还可能导致情感智力的受限和人际关系的肤浅化。

典型特征:

  • 排斥艺术和想象力活动
  • 拒绝心理咨询和自我反思
  • 避免深入探讨问题的心理层面
  • 难以理解或共情他人的情感体验
  • 难以识别和处理自身的心理压力
  • 推崇实用主义和表面化思维

破坏性与犬儒主义

破坏性与犬儒主义是个体对人性和社会秩序的根本性不信任与否定的态度。从社会哲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特质体现了个体对现代社会复杂性的一种病态应对方式。高分者通常持有强烈的人性悲观论,认为人性本质上是自私和邪恶的,因此必须通过强制手段来维持社会秩序。这种世界观导致他们在面对社会问题时倾向于采用破坏性的解决方案,将暴力视为维护秩序的合理手段。他们对社会制度和人际关系持普遍怀疑态度,这种怀疑不仅体现在思维层面,更转化为具体的破坏性行为倾向。

典型特征:

  • 推崇暴力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
  • 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不信任和防备心理
  • 消极应对社会活动
  • 对人性持根本性的不信任
  • 缺乏同理心和人文关怀

投射性

投射性特质反映了个体将内在冲动和负面情绪归因于外部世界的倾向。从精神分析的视角来看,这种投射机制是一种原始的心理防御方式,用于应对内在的焦虑和冲突。高分者倾向于将自身的攻击性冲动和不道德倾向投射到外部世界,认为外界充满了威胁和恶意。这种认知偏差导致他们容易产生阴谋论思维,对周围环境保持高度警惕和怀疑。他们往往将社会问题归因于某些特定群体的阴谋,而忽视问题的结构性和复杂性。这种投射性思维不仅影响其对现实的认知,还深刻影响其社会行为和人际关系。

典型特征:

  • 过度警惕和防范心理
  • 过分解读他人行为中的威胁含义
  • 相信外部世界充满威胁
  • 难以接受新鲜事物
  • 容易产生阴谋论思维

性关注及性压抑

性关注及性压抑是个体对性议题的特殊态度和极端化的反应。从性心理学的视角来看,这种特质反映了深层的心理冲突和道德焦虑。高分者通常对性相关话题表现出强烈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对性持有过度的关注和兴趣,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极端的道德谴责和压制倾向。这种矛盾往往源于严格的传统道德教育与本能冲动之间的冲突,导致个体在面对性议题时产生强烈的心理防御反应。他们倾向于采用严厉的道德标准来评判他人的性行为,同时对任何形式的性开放或性自由表现出强烈的抵制态度。

典型特征:

  • 对性话题表现出矛盾态度
  • 过分强调性道德
  • 对性少数群体持偏见态度
  • 将性与道德堕落联系在一起

参考资料:

  1. Klaus Epstein (18 July 2011) A New Study of Fasci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ttps://doi.org/10.2307/2009509
  2. Valerie J. Bunce and Sharon L. Wolchik (18 December 2009) Defeating Dictators: Electoral Change and Stability in Competitive Authoritarian Regim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ttps://doi.org/10.1017/S0043887109990207
  3. Adam E. Casey (10 June 2020) The Durability of Client Regim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ttps://doi.org/10.1017/S0043887120000039
  4. Mogar, Robert E. (13 May 2020) Three versions of the F Scale and performance on the Semantic Differential..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https://doi.org/10.1037/h0041799
  5. Daron Acemoglu, Giuseppe De Feo, Giacomo De Luca, Gianluca Russo (21 January 2022) War, Socialism, and the Rise of Fascism: an Empirical Exploration.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https://doi.org/10.1093/qje/qjac001
  6. Henry Ashby Turner Jr. (18 July 2011) Fascism and Moderniz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ttps://doi.org/10.2307/2010456
  7. Ozge Sahmelikoglu Onur, Abdulkadir Tabo, Erkan Aydin, Ozgecan Tuna, Ayse Fulya Maner, Ejder Akgun Yildirim, Elif Çarpar (20 November 2016) Relationship between impulsivity and obsession types i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Int J Psychiatry Clin Pract. https://doi.org/10.1080/13651501.2016.1220580
  8. Jos D. Meloen (1993) The F Scale as a Predictor of Fascism: An Overview of 40 Years of Authoritarianism Research. Springer, New York, NY https://doi.org/10.1007/978-1-4613-9180-7_3
  9. Sheri E. Berman (13 June 2011) Modernization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The Case of Imperial Germa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ttps://doi.org/10.1353/wp.2001.0007
  10. Claudia Baldoli (2023) The Origins of Fascism: Contemporary Interpretations. The Origins of Fascism: Contemporary Interpretations. In: Italian Fascism, 1914-1945. https://doi.org/10.1007/978-3-031-41904-1_2
  11. Carlos de la Torre (16 November 2021) Fascism and Populism. The Palgrave Handbook of Populism. Palgrave Macmillan, Cham. https://doi.org/10.1007/978-3-030-80803-7_9
  12. Norman H. Berkowitz and George H. Wolkon (1964) A Forced Choice Form of the F Scale--Free of Acquiescent Response Set.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https://doi.org/10.2307/2785802
性格负面性格、消极人格性格政治
你的法西斯主义测试结果是:

公众号、微博:小数据研究所

再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