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水平測試
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最早根據口語寫成的書面語中可能就已經有了加工。文言文是由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春秋戰國時期,用於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發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而絲綢價格昂貴、竹簡笨重且記錄的字數有限,為能在“一卷”竹簡上記下更多事情,就不得不將不重要的字刪掉。所以文言文大多言簡而意賅。
雖然文言文的使用年代已離我們很遠了,但是多了解一些古代文化也沒什么不好,來看看你的文言文水平吧!
- 調整了試題的難度級別。-20160830
- 替換了一些比較偏僻的文言詞。-20160830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的“曲”的意思是:
彎曲
曲子
大曲
通“驅”
不知道
“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中“曰”的意思是:
笑
日
說
叫
不知道
“舉頭望明月”中的“舉”的意思是:
停
推舉
選舉
擡起
不知道
“紅日西下,蟬鳴樹間”中“下”的意思是:
下去
落下
下馬
失去
不知道
“學而時習之”中的“習”的意思是:
復習
學習
習慣
習得
不知道
“入則無法家拂士”中的“入”意思是:
入朝
裏面
進入
國內
不知道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中的“說”的意思是
說話
高興
說服
聽說
不知道
“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的“觀”的含義是:
景象
觀看
觀景
欣賞
不知道
“其兩膝相比者”的“比”的含義是:
比較
靠近
近來
為……,替
不知道
“肉食者鄙”的“鄙”的含義是:
卑鄙
鄙視
鄙俗
鄙薄
不知道
“固已賢夫並老人而芋視之者”的“並”的意思是:
兼並
並列
並且
連
不知道
“吾日三省吾身”的“省”意思是:
節省
醒悟
反省
省去
不知道
“博學而篤誌,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中“切”的意思是:
通“怯”
切除
親切
懇切
不知道
“弗食,不知其旨也”中“旨”的意思是:
旨意
宗旨
味美
通“值”
不知道
“弗學,不知其善也”的“善”的意思是:
善於
擅長
善良
良好
不知道
下列各句中的“然”與其他三句中“然”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若聽茶聲然
詩文之屬莫不皆然
雜然相許
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不知道
下列句子中與“迨能倍誦乃止”中“倍”的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子墨子九距之”的距
“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的坐
“京中有善口技者”的善
“寒暑易節,始一反焉”的反
不知道
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與其他三項不一樣的是:
呼而問之
以此戒之
多作自能見之
自是之後
不知道
下列句子中“而” 的意義和用法與“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中的“而”相同的一項是:
蟹六跪而二螯
濯清漣而不妖
吾恂恂而起
乃斫大樹白而書之曰
不知道
下列句子中“之”的意義和用法與“摘而藏之”中的“之”相同的一項是: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四時之景不同
多助之至
呼爾而與之
不知道
“連月不開”的“開”意思是:
散開
打開
放晴
開心
不知道
“可以已大風”的“已”的意思是:
治愈
已經
停止
完結
不知道
“ 皆次當行”的“次”的意思是:
旅行或行軍途中停留
次要
駐紮
編次
不知道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的“舉”意思是:
舉起
發動
推舉
應試
不知道
“必能使行陣和睦”的“行”意思是:
行走
進行
行列
軍隊
不知道
下列句子中的“乃”與“今欲發之,乃肯從我乎”中“乃”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夫我乃行之
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家祭無忘告乃翁
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不知道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中“兵”的意思是:
武器
士兵
軍隊
兵員
不知道
“尋向所誌”中“向”的意思是:
對著
向來
方向
從前
不知道
下列句中的重點字的含義(括號裏)與如今相同的一項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庶劉(僥幸)保卒余年
欲以力(經營) 天下
不知道
“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的“得”意思是:
怎麽
得到
難得
獲得
不知道
“薄暮冥冥”中“薄”的意思是:
稀薄
薄薄
淡薄
迫近
不知道
下列句子“乎”與“今雖死乎此”的“乎”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浩浩乎如馮虛禦風
以吾一日長乎爾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在乎山水之間也
不知道
下列句子中的“見”與“路轉溪橋忽見”的“見”含義與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
胡不見我於王
子墨子見王
昨夜見軍帖
不知道
下列句子中的“故”與“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的“故”含義相同的一項是:
廣故數言欲亡
公問其故
其誌潔,故其稱物芳
桓侯故使人問之
不知道
下列句子中的“愛”與“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中的“愛”含義相同的一項是:
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吳廣素愛人
不知道
下列句子中的“何”與“豫州今欲何至”的“何”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大王來何操?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
何者?
徐公何能及君也?
不知道
下列句子中的“安”與“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中的“安”含義相同的一項是:
予出官二年,怡然自安。
風雨不動安如山。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既來之,則安之。
不知道
下列句子中的“而”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中“而”的含義相同的一項是:
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
蟹六跪而二螯
劍閣崢嶸而崔嵬
小學而大遺
不知道
下列句子中的“被”與“大雪逾嶺,被南越中數州”中的“被”含義相同的一項是:
秦王復擊軻,被八創。
未幾,成歸,聞妻言,如被冰雪。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將軍身被堅執銳。
不知道
“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中的“而”,在此是什麽用法?
轉折
順承
修飾
因果
不知道
下列句子中與“是寡人之過也”句式不同的一項是: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
此亡秦之續耳
籍何以至此
不知道
下列句子中與“以其無禮於晉”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
大王來何操
奏流水以何漸
君何以知燕王
不知道
下列句子中與“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的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
群臣侍殿上者
童子何知
騰蛟起風,孟學子之詞宗
不知道
下列句子中與“皆為戮沒”句式不同的一項是:
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
遂見用於小邑
樂夫天命復奚疑
舉孝廉不行
不知道
下列句子中的“諸”與“穆公訪諸蹇叔”中“諸”的含義相同的一項是:
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
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
子聞諸
諸人皆懼而起
不知道
九百九十九文錢,時令梨果買一千。一十一文梨九個,七枚果子四文錢,梨果多少價幾何?
梨503文 果496文
梨603文 果396文
梨803文 果196文
梨903文 果96文
不知道
雞兔同籠不知數,三十六頭籠中露。數清腳共五十雙,各有多少雞和兔?
兔14,雞22
兔13,雞23
兔23,雞13
兔15,雞21
不知道
今有牛、馬、羊食人苗。苗主責之粟七鬥。羊主曰:“我羊食半馬。”馬主曰:“我馬食半牛。”今欲衰償之,問各出幾何?
羊1鬥,馬3鬥,牛3鬥
羊2鬥,馬2鬥,牛3鬥
羊1鬥,馬2鬥,牛4鬥
羊4鬥,馬2鬥,牛1鬥
不知道
今有取保,一歲價錢二千五百。今先取一千二百,問當作日幾何?(註:一歲三百五十四日,結果取整數)
165天
170天
180天
179天
不知道
有田廣十二步,從十四步。問為田幾何?
一百七十八步
九十四步
二十六步
一百六十八步
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