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水平测试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由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不得不将不重要的字删掉。所以文言文大多言简而意赅。
虽然文言文的使用年代已离我们很远了,但是多了解一些古代文化也没什么不好,来看看你的文言文水平吧!
- 调整了试题的难度级别。-20160830
- 替换了一些比较偏僻的文言词。-20160830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的“曲”的意思是:
弯曲
曲子
大曲
通“驱”
不知道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中“曰”的意思是:
笑
日
说
叫
不知道
“举头望明月”中的“举”的意思是:
停
推举
选举
抬起
不知道
“红日西下,蝉鸣树间”中“下”的意思是:
下去
落下
下马
失去
不知道
“学而时习之”中的“习”的意思是:
复习
学习
习惯
习得
不知道
“入则无法家拂士”中的“入”意思是:
入朝
里面
进入
国内
不知道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的意思是
说话
高兴
说服
听说
不知道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的“观”的含义是:
景象
观看
观景
欣赏
不知道
“其两膝相比者”的“比”的含义是:
比较
靠近
近来
为……,替
不知道
“肉食者鄙”的“鄙”的含义是:
卑鄙
鄙视
鄙俗
鄙薄
不知道
“固已贤夫并老人而芋视之者”的“并”的意思是:
兼并
并列
并且
连
不知道
“吾日三省吾身”的“省”意思是:
节省
醒悟
反省
省去
不知道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中“切”的意思是:
通“怯”
切除
亲切
恳切
不知道
“弗食,不知其旨也”中“旨”的意思是:
旨意
宗旨
味美
通“值”
不知道
“弗学,不知其善也”的“善”的意思是:
善于
擅长
善良
良好
不知道
下列各句中的“然”与其他三句中“然”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若听茶声然
诗文之属莫不皆然
杂然相许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不知道
下列句子中与“迨能倍诵乃止”中“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子墨子九距之”的距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的坐
“京中有善口技者”的善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的反
不知道
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的是:
呼而问之
以此戒之
多作自能见之
自是之后
不知道
下列句子中“而” 的意义和用法与“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中的“而”相同的一项是:
蟹六跪而二螯
濯清涟而不妖
吾恂恂而起
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
不知道
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摘而藏之”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四时之景不同
多助之至
呼尔而与之
不知道
“连月不开”的“开”意思是:
散开
打开
放晴
开心
不知道
“可以已大风”的“已”的意思是:
治愈
已经
停止
完结
不知道
“ 皆次当行”的“次”的意思是:
旅行或行军途中停留
次要
驻扎
编次
不知道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的“举”意思是:
举起
发动
推举
应试
不知道
“必能使行阵和睦”的“行”意思是:
行走
进行
行列
军队
不知道
下列句子中的“乃”与“今欲发之,乃肯从我乎”中“乃”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夫我乃行之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家祭无忘告乃翁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不知道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中“兵”的意思是:
武器
士兵
军队
兵员
不知道
“寻向所志”中“向”的意思是:
对着
向来
方向
从前
不知道
下列句中的重点字的含义(括号里)与如今相同的一项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欲以力(经营) 天下
不知道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得”意思是:
怎么
得到
难得
获得
不知道
“薄暮冥冥”中“薄”的意思是:
稀薄
薄薄
淡薄
迫近
不知道
下列句子“乎”与“今虽死乎此”的“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以吾一日长乎尔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在乎山水之间也
不知道
下列句子中的“见”与“路转溪桥忽见”的“见”含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胡不见我于王
子墨子见王
昨夜见军帖
不知道
下列句子中的“故”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故”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广故数言欲亡
公问其故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桓侯故使人问之
不知道
下列句子中的“爱”与“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中的“爱”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吴广素爱人
不知道
下列句子中的“何”与“豫州今欲何至”的“何”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大王来何操?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何者?
徐公何能及君也?
不知道
下列句子中的“安”与“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中的“安”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予出官二年,怡然自安。
风雨不动安如山。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既来之,则安之。
不知道
下列句子中的“而”与“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中“而”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蟹六跪而二螯
剑阁峥嵘而崔嵬
小学而大遗
不知道
下列句子中的“被”与“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中的“被”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将军身被坚执锐。
不知道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中的“而”,在此是什么用法?
转折
顺承
修饰
因果
不知道
下列句子中与“是寡人之过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此亡秦之续耳
籍何以至此
不知道
下列句子中与“以其无礼于晋”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大王来何操
奏流水以何渐
君何以知燕王
不知道
下列句子中与“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群臣侍殿上者
童子何知
腾蛟起风,孟学子之词宗
不知道
下列句子中与“皆为戮没”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遂见用于小邑
乐夫天命复奚疑
举孝廉不行
不知道
下列句子中的“诸”与“穆公访诸蹇叔”中“诸”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子闻诸
诸人皆惧而起
不知道
九百九十九文钱,时令梨果买一千。一十一文梨九个,七枚果子四文钱,梨果多少价几何?
梨503文 果496文
梨603文 果396文
梨803文 果196文
梨903文 果96文
不知道
鸡兔同笼不知数,三十六头笼中露。数清脚共五十双,各有多少鸡和兔?
兔14,鸡22
兔13,鸡23
兔23,鸡13
兔15,鸡21
不知道
今有牛、马、羊食人苗。苗主责之粟七斗。羊主曰:“我羊食半马。”马主曰:“我马食半牛。”今欲衰偿之,问各出几何?
羊1斗,马3斗,牛3斗
羊2斗,马2斗,牛3斗
羊1斗,马2斗,牛4斗
羊4斗,马2斗,牛1斗
不知道
今有取保,一岁价钱二千五百。今先取一千二百,问当作日几何?(注:一岁三百五十四日,结果取整数)
165天
170天
180天
179天
不知道
有田广十二步,从十四步。问为田几何?
一百七十八步
九十四步
二十六步
一百六十八步
不知道